欧美一级视-欧美一级视频高清片-欧美一级视频免费-欧美一级视频免费观看-午夜激情视频在线播放-午夜激情视频在线观看

您的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告

咨詢熱線

15242222555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系列——大力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

作者:點擊:529 發布時間:2020-09-28

“十一五”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已成為世界裝備制造的大國,主要表現在:一是經濟總量躍居世界前列;二是裝備制造體系日趨完善;三是創新和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四是結構調整取得重要進展。但是,我國還不是裝備制造業的強國,與發達相比還存在著四個主要差距:一是技術創新能力急需提高,關鍵核心技術未完全掌握;二是產業基礎薄弱,基礎元器件、關鍵零部件、核心材料已成為發展“瓶頸”;三是產品結構不平衡,高端裝備產業急待培育和發展;四是產業集中度低,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企業少,國際知名的品牌少。

《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抓住產業升級的關鍵環節,著力提升關鍵基礎零部件、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制造裝備研發和系統集成水平,加快機床、汽車、船舶、發電設備等裝備產品的升級換代,積極培育發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車、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民用航空航天等高端裝備制造業,促進裝備制造業由大變強。這為“十二五”裝備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明確了重點。

一、重點方向和任務

(一)關鍵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制造裝備。關鍵基礎零部件主要包括了液氣密元件及系統、軸承、齒輪及傳動系統、自動控制系統等;基礎制造裝備主要包括了數控機床及沖壓、鍛造、鑄造、焊接、熱處理等“工業母機”。《規劃》對基礎工藝、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和基礎制造裝備發展予以高度重視,提出了三項主要任務:一是加強鍛鑄焊等基礎工藝研究,加強裝備及檢測能力建設,提升關鍵零部件質量水平;二是推進智能控制系統、智能儀器儀表、關鍵零部件等自主創新,建設若干行業檢測試驗平臺;三是繼續推進“數控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實施,發展高精、高速、智能、復合、重型數控工作母機和特種加工機床、大型數控成形沖壓、重型鍛壓、清潔高效鑄造、新型焊接及熱處理等基礎制造裝備。到2015年,將高端關鍵基礎零部件本土化滿足率提高到30%,將基礎制造裝備本土化提高到50%。

(二)重大智能制造裝備。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大力培育和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和技術水平,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具有重要意義。《規劃》提出,要圍繞先進制造、交通、能源、環保與資源綜合利用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發展需要,組織實施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和應用示范,集成創新一批以智能化成形和加工成套設備、冶金及石油石化成套設備、自動化物流成套設備、智能化造紙及印刷裝備等為代表的流程制造裝備和離散型制造裝備,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同時,加快發展焊接、搬運、裝配等工業機器人,以及安防、深海作業、救援、醫療等專用機器人。到2015年,力爭將我國機械、冶金、紡織、資源開采、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產業所需智能制造裝備的本土化保障率提高到30%。

(三)節能和新能源汽車。據預測,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超過2億輛,我國燃油供應緊張與巨大的汽車消費需求之間的矛盾將日益突出。發展新能源汽車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應對能源和環境挑戰的戰略選擇,是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但傳統燃油汽車在較長一段時期仍將占據市場主導地位。我國作為新興的汽車大國,既要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汽車,也要堅定不移地推動傳統燃油汽車的節能減排。《規劃》提出,要堅持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并舉,進一步提高傳統能源汽車節能環保和安全水平,加快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發展。一是組織實施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創新發展工程,通過科技計劃(專項)有關研發工作,掌握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輕量化材料等關鍵技術,突破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及管理系統等核心技術,逐步建立和完善標準體系;持續跟蹤研究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因地制宜、適度發展替代燃料汽車。二是加快掌握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動力電池等關鍵核心技術;三是完善新能源汽車準入管理,穩步推進節能和新能源汽車試點示范,加快充、換電設施建設,積極探索市場推廣模式;四是加快傳統汽車升級換代,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獎懲機制,完善標準體系,提高污染物排放標準,減少污染物排放;五是大力推動自主品牌發展,鼓勵優勢企業實施兼并重組,形成3-5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前10強企業產業集中度達到90%。《規劃》提出,到2015年,節能型乘用車新車平均油耗降至5.9升/百公里;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


【相關推薦】

下一篇: 高純生鐵的小知識 上一篇: 沒有了